在冬病夏调的三伏天前后,利用大自然的纯阳之气和艾灸的阳气,抓紧时间排出体内毒素,从而达到内外兼修,平衡养生治未病的目的。
体内有“毒”的三个症状
1、黄褐斑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产生与内毒紧密相关。情绪不好、容易急躁的人往往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阻塞经脉,导致血气不能达到面部,内毒也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最终形成黄褐斑,并且有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特点:颧骨附近多发,多为对称呈蝴蝶状。颜色由灰褐色到深褐色逐渐变深。大小不定,边缘清晰,不痛不痒。
2、湿疹
脾胃是人体运化水湿的重要器官,当体内因内毒而产生湿浊或湿热时,就会让脾胃受损,并影响水汽的运化,慢慢地让水汽停留在一起,形成了“浊”。所以很多人在湿热侵入皮肤后,就生出了湿疹。
特点:痒,会忍不住去抓痒,且一抓就容易破,一破就流黄水。
3、痤疮
中医认为导致痤疮的,往往是因为内热不能透达,火毒上攻,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而无论是内热还是内火都属于内毒,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
特点:就是舌上有齿痕、肥胖、口臭、便秘等,出现这些症状也不能忽视,要及时调理。
中医排毒,3招快速有效
1、皮肤排毒
夏季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按摩曲池、合谷、血海、委中来调理,能起到疏风止痒,温阳利湿的效果。
2、排暑湿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可按摩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等穴位。能起到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的效果。
穴位按摩提醒:
日常保健,每日1~2次即可;若用于疾病治疗,需根据中医师的建议确定疗程和频次。此外,不同按摩手法也会影响持续时间,点按法每次持续30秒至1分钟,揉法则可维持3~5分钟。
建议初次尝试穴位按摩时从短时间开始,逐步适应后调整时长。按摩过程中若出现明显疼痛、晕眩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或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按摩后注意保暖,避免立即接触冷水或冷风。
3、喝点绿豆汤
除了穴位按摩之外,多饮水增加排尿量,也可达到排毒的作用。
天热时人体出汗*多,除了多饮水,绿豆汤是不错的选择。绿豆被称为“济世良谷”,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寒,清热解暑,止渴除烦,是一味既能食用又能药用的食材。用绿豆煮汤,加一点冰糖,连同煮烂了的豆子一同食用,是很多人夏季必备的解暑饮品。
⊙版权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无锡中方门诊部创建于1999年,门诊部拥有专家级名中医多名,特邀国内高等学府的资深教授和京沪宁著名医院知名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团队,以各科临床总结和古今名医智慧为基础,应用辨证论诊疗理论,独创无痛针灸术、中药治疗、营养、心理和行为干预的新诊疗系统综合辨证诊断,让肥胖症患者得以健康享瘦。26年来致力于“婚孕产期与假性肥胖症专治”,铸就了中方门诊部在无锡乃至江苏甚至全国中医治疗肥胖症的辉煌成就和良好口碑。
关注无锡中方门诊部,携手健康美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