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健康长寿,从调整日常吃饭习惯入手就有效。以下4个简单的饮食小改变,不费力气就能帮你稳住身体状态,越吃越健康。

1. 调整进餐顺序,吃出健康好状态
吃饭先夹什么菜,直接影响体重和健康。非淀粉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稳定餐后血糖,还能增强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帮你控制体重。
推荐进餐顺序:
1. 先吃凉拌或热炒的蔬菜;
2. 再吃肉类、鱼类等蛋白质;
3. 最后吃主食,建议粗细粮搭配。
这种顺序适合多数健康人,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和体重超标人群友好,能辅助控血糖、减体重,肥胖者减重后还能改善脂肪肝。
注意:消化不良或胃酸过多者,空腹吃高纤维蔬菜可能不适,建议蔬菜与主食搭配食用。
2. 饭前吃低GI水果,血糖更稳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0-350克新鲜水果,而饭前30分钟吃低GI水果(GI<55),对健康更有利。
2023年《营养素》杂志研究表明,饭前吃低GI水果,既能通过膳食纤维延缓胃排空、减缓葡萄糖吸收,又能增强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控糖又适合减重。
推荐水果:苹果、草莓、蓝莓、猕猴桃、柚子等,饭前30分钟吃100克左右即可。
注意:血糖异常者不宜饭后吃水果,否则会导致血糖飙升,加重肠胃负担,建议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食用;糖尿病患者每天水果摄入量需控制在200克以内,且避免睡前吃。
3. 薯类、玉米替代部分主食,更养身体

用红薯、玉米、芋头等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尤其适合“三高”人群和需要控体重的人,对血糖、血脂、血压更友好。
•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能阻碍糖和脂肪吸收,辅助控糖降脂,还含丰富矿物质,利于控血压。
• 玉米:普通玉米和甜玉米GI值低,比米面更适合控血糖;注意糯玉米GI值高,糖尿病患者慎食。
• 芋头:热量、脂肪和GI值都低,淀粉易吸收,饱腹感强,替代部分主食有助于减重和控血糖。
注意:薯类吃多易胀气,消化功能弱的人需控制量。
4. 蒸米饭加“料”,营养翻倍

蒸米饭时加入粗粮,制成杂粮饭,能根据需求补充营养,更有益健康。
• 大米+小米:小米健脾养胃,搭配大米制成“二米饭”,还能补充膳食纤维、铁和维生素E。
• 大米+糙米:糙米的膳食纤维是大米的3-4倍,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加速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癌。
• 大米+燕麦: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辅助预防坏胆固醇升高,适合高血脂人群;还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饱腹感强,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减重人群。
本文内容仅用于分享,非治疗方,非诊疗建议。
若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无锡中方门诊部创建于1999年,门诊部拥有专家级名中医多名,特邀国内高等学府的资深教授和京沪宁著名医院知名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团队,以各科临床总结和古今名医智慧为基础,应用辨证论诊疗理论,独创无痛针灸术、中药治疗、营养、心理和行为干预的新诊疗系统综合辨证诊断,让肥胖症患者得以健康享瘦。26年来致力于“婚孕产期与假性肥胖症专治”,铸就了中方门诊部在无锡乃至江甚至全国中医治疗肥胖症的辉煌成就和良好口碑。

关注无锡中方门诊部,携手健康美丽人生路!